打开/关闭菜单
打开/关闭个人菜单
未登录
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。

离子反应:修订间差异

来自高中笔记
MM 喵了个留言 | 贡献
无编辑摘要
MM 喵了个留言 | 贡献
页面内容被替换为“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,因此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叫做'''离子反应'''。 == 本质 == 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。 例如: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 <math>\mathrm{BaCl}_2 + \mathrm{Na}_2 \mathrm{SO}_4 = \mathrm{BaSO}_4 \downarrow + \mathrm{2NaCl}</math> 本质上看,其反应为:<math>\mathrm{Ba}^{2+} + \mathrm{SO}_4^{2-} = \mathrm{BaSO}_4 \downarrow</math> 分类:元素…”
标签替换
第9行: 第9行:


本质上看,其反应为:<math>\mathrm{Ba}^{2+} + \mathrm{SO}_4^{2-} = \mathrm{BaSO}_4 \downarrow</math>
本质上看,其反应为:<math>\mathrm{Ba}^{2+} + \mathrm{SO}_4^{2-} = \mathrm{BaSO}_4 \downarrow</math>
= 离子方程式 =
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反应的离子。
== 书写步骤 ==
(此处用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做范例)
=== 写 ===
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。
<math>\mathrm{AgNO}_3 + \mathrm{NaCl} = \mathrm{AgCl} \downarrow + \mathrm{NaNO}_3</math>
=== 拆 ===
'''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''';(例如强酸、强碱、易溶于水的盐等)
'''把难溶于水的物质'''(沉淀)、'''弱电解质'''(弱酸、弱碱、极少数盐、水)、'''气体'''、'''单质'''、'''氧化物等物质仍用化学式表示'''。
对此更多内容,详见[[电解质#电解质的电离|电解质的电离]]。
<math>\mathrm{Ag}^+ + \mathrm{NO}_3^- +\mathrm{Na}^+ + \mathrm{Cl}^- =  \mathrm{AgCl} \downarrow + \mathrm{Na}^+ + \mathrm{NO}_3^-</math>
=== 删 ===
删去方程式中不参加反应的离子
<math>\mathrm{Ag}^+ + \mathrm{Cl}^- = \mathrm{AgCl} \downarrow</math>
=== 查 ===
检查:
# '''物质拆分是否正确''';
# '''是否符合客观事实''';
# '''方程式两边电荷是否相等''';
# '''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''';
最后请:
* 将'''系数约成最简整数比'''。
== 意义 ==
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,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。
== 正误判断 ==
看离子方程式:
#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;
# 拆分是否正确;
# 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;
# 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的离子;
# 各微粒比与物质组成是否相符;
# 是否符合题设条件。
== 发生条件 ==
#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:有沉淀、气体、水、弱酸或弱碱等生成。
# 置换型离子反应: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。
==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==
=== <math>\mathrm{OH^-}</math> 和 <math>\mathrm{CO_2}</math>、<math>\mathrm{SO_2}</math> 等反应 ===
==== <math>\mathrm{NaOH}</math> 和 <math>\mathrm{CO_2}</math> 反应 ====
向 <math>\mathrm{NaOH}</math> 溶液中通入 <math>\mathrm{CO_2}</math>:<math>\mathrm{CO_2 + 2NaOH = Na_2CO_3 + H_2O}</math>
继续通入 <math>\mathrm{CO_2}</math> 得到:<math>\mathrm{Na_2CO_3 + H_2O + CO_2 = 2NaHCO_3}</math>
与原方程式相加得到:<math>\mathrm{CO_2 + NaOH = NaHCO_3}</math>
'''由此可得:'''
通入'''少量''' <math>\mathrm{CO_2}</math>:<math>\mathrm{CO_2 + 2NaOH = Na_2CO_3 + H_2O}</math>,
* 离子方程式为:<math>\mathrm{CO_2 + 2OH^- = CO_3^{2-} + H_2O}</math>
通入'''过量''' <math>\mathrm{CO_2}</math>:<math>\mathrm{CO_2 + NaOH = NaHCO_3}</math>,
* 离子方程式为:<math>\mathrm{CO_2 + OH^- = HCO_3^-}</math>
=== <math>\mathrm{OH^-}</math> 和酸式根反应 ===
==== <math>\mathrm{NaOH}</math> 和 <math>\mathrm{Ca(HCO_3)_2}</math> 反应 ====
'''少量''' <math>\mathrm{NaOH}</math> 反应:<math>\mathrm{Ca(HCO_3)_2 + NaOH = CaCO_3 \downarrow + H_2O + NaHCO_3}</math>
* 离子方程式为:<math>\mathrm{Ca^{2+} + HCO_3^- + OH^- = CaCO_3 \downarrow + H_2O}</math>
'''过量''' <math>\mathrm{NaOH}</math> 反应:<math>\mathrm{Ca(HCO_3)_2 + 2NaOH = CaCO_3 \downarrow + Na_2CO_3 + 2H_2O}</math>
* 离子方程式为:<math>\mathrm{Ca^{2+} + 2HCO_3^- + 2OH^- = CaCO_3 \downarrow + 2H_2O + CO_3^{2-}}</math>
==== <math>\mathrm{Ca(OH)_2}</math> 和 <math>\mathrm{NaHCO_3}</math> 反应====
'''少量''' <math>\mathrm{NaHCO_3}</math> 反应:<math>\mathrm{Ca(OH)_2 + NaHCO_3 = CaCO_3 \downarrow + H_2O + NaOH}</math>
* 离子方程式为:<math>\mathrm{Ca^{2+} + HCO_3^- + OH^- = CaCO_3 \downarrow + H_2O}</math>
'''过量''' <math>\mathrm{NaHCO_3}</math> 反应:<math>\mathrm{Ca(OH)_2 + 2NaHCO_3 = CaCO_3 \downarrow + 2H_2O + Na_2CO_3}</math>
* 离子方程式为:<math>\mathrm{Ca^{2+} + 2HCO_3^- + 2OH^- = CaCO_3 \downarrow + 2H_2O + CO_3^{2-}}</math>
==== <math>\mathrm{NaHSO_4}</math> 和 <math>\mathrm{Ba(OH)_2}</math> 反应====
# 向 <math>\mathrm{NaHSO_4}</math> 溶液中滴加 <math>\mathrm{Ba(OH)_2}</math> 至 <math>\mathrm{SO_4^{2-}}</math> 恰好沉淀;
# 向 <math>\mathrm{NaHSO_4}</math> 溶液中滴加 <math>\mathrm{Ba(OH)_2}</math> 至溶液呈中性。
* 化学方程式为:
# <math>\mathrm{NaHSO_4 + Ba(OH)_2 = BaSO_4 \downarrow + NaOH + H_2O}</math>
# <math>\mathrm{2NaHSO_4 + Ba(OH)_2 = BaSO_4 \downarrow + Na_2SO_4 + 2H_2O}</math>
* 离子方程式为:
# <math>\mathrm{H^+ + SO_4^{2-} + Ba^{2+} + OH^- = BaSO_4 \downarrow + H_2O}</math>
# <math>\mathrm{2H^+ + SO_4^{2-} + Ba^{2+} + 2OH^- = BaSO_4 \downarrow + 2H_2O}</math>
== 离子共存 ==
'''一色 二性 三反应'''
# 有颜色的离子——溶液的颜色 <math>\mathrm{Cu}^{2+}</math>(蓝)<math>\mathrm{Fe}^{3+}</math>(黄)<math>\mathrm{Fe}^{2+}</math>(浅绿)<math>\mathrm{MnO}_4^-</math>(紫红色);
# 溶液的酸碱性;
# 生成沉淀、气体、弱酸、弱碱、水等的离子不能共存。
* 弱酸的酸式根与 <math>\mathrm{H}^+</math> 和 <math>\mathrm{OH}^-</math> 不能共存。
=== 离子推断常用规则 ===
* 肯定性原则
** 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;
* 互斥性原则
** 在肯定某些离子存在的同时,结合离子共存规律,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;(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,如酸性、碱性、指示剂的变色等)
* '''电中性原则'''
** 溶液呈电中性,一定有阳离子,又有阴离子。且溶液正、负电荷总数相等;
* 进出性原则
** 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,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。


[[分类:元素化学]]
[[分类:元素化学]]
[[分类:典范笔记]]

2025年2月21日 (五) 22:32的版本

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,因此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叫做离子反应

本质

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。

例如: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

[math]\displaystyle{ \mathrm{BaCl}_2 + \mathrm{Na}_2 \mathrm{SO}_4 = \mathrm{BaSO}_4 \downarrow + \mathrm{2NaCl} }[/math]

本质上看,其反应为:[math]\displaystyle{ \mathrm{Ba}^{2+} + \mathrm{SO}_4^{2-} = \mathrm{BaSO}_4 \downarrow }[/math]